ChatGPT问世不到半年,这个行业就已被AI化了

 

用 AI 大模型「重做所有产品」——这是 AI 进入生产力阶段的重大信号。**

本周一,Adobe 与英伟达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绘图工具 Firefly 引爆了社交媒体圈。

这次 Firefly 的重大升级,使其能够实现文本生成图像、草图转化为画作、一键修改画面内容等功能。尽管视频编辑能力尚未开放,该工具已经能够对自动生成的图像进行修改、分层处理,以及输出超高分辨率图像,初步达到了生产力的标准。

Adobe 推出的这一产品是该软件巨头针对 AI 绘画冲击的一次回应——自去年扩散模型系列震撼了绘画领域以来,人们期待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解决手头的工作,而一些产品的演示已经让我们迫不及待想要体验。

除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突破。去年的 11 月底,OpenAI 推出的 ChatGPT 迅速引起热议。面对新的形势,国内外科技公司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跟进,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构建自家的 ChatGPT 版本,并希望通过更大规模的模型来实现真正的通用智能(AGI)。

然而,上周在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一次活动中,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却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他警告称,创造 ChatGPT 的研究策略已告一段落,对未来在哪些方面取得进展尚无明确答案。而且,目前 OpenAI 也没有计划训练 GPT-5,短期内也不会开展这项工作。

大模型时代就此结束了吗?

除了为模型添加更多参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让大语言模型(LLM)变得更加优秀和实用。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和机构正在探索大模型的应用,从技术实用化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想象力或许尚未跟上 AI 革新的步伐。

ChatGPT 来临后,世界会呈现何种景象?在 GPT-4 发布之后,OpenAI 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交的论文指出:ChatGPT 有可能影响 80% 的工作岗位,尤其是薪资较高的职位将面临更多来自 AI 大模型的潜在挑战。

### 生产力变革的开端

换言之,随着 AI 技术的突破,许多工作岗位都有提升效率的空间——发号施令,AI 負責执行,将成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形态。打工人的美好生活是否指日可待?某些变化的迹象已悄然显现。

首先,在计算机领域,基于语言大模型 GPT-4 的 GitHub Copilot 构建了一种以软件编程代码为中心的聊天模式,覆盖整个开发生命周期。通过整合聊天和语音功能,开发者可以与 AI 进行自然的交流。除了自动编写代码外,Copilot 还被集成到了拉取请求、命令行和文档当中,为相关项目问题提供即时回答。

据统计,目前使用 GitHub Copilot 的工作中,AI 已编写了 46% 的代码,帮助开发者将工作效率提高了 55%。

同时,面向大部分办公场景的 Office 系列也正在经历 AI 化的变革。3 月 17 日,微软正式宣布推出 Microsoft 365 Copilot,该技术覆盖了 Office 全家桶的所有组件。

Copilot 基于 GPT-4,能够在 Word 中调用其他软件的资料,并根据 Word 内容自动制作 Excel 表格和 PPT,实现内容形式的转换。此外,它还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文风,实现个性化撰写,自动生成 Excel 分析报表。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Copilot 的问世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进入了新阶段,意味着我们工作的方式必将改变,开启新一轮的生产力大爆发。

随着越来越多基于大模型技术的生产力工具逐步上线,我们或许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工智能的爆发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三次革命显著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而这一次,革命的“成品”能够自动生成,许多曾经需要亲自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构思便可实现,无需动手。

正如代码生成工具的崛起一样,在许多垂直领域要实现自动化操作,必须有专门优化的 AI 工具。正如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所言:“所有产品都值得用 AI 大模型重做一遍。”哪些业务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呢?最近,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 (LLM) 的自动化工具为 UI 设计领域带来了好消息。

### 颠覆一个垂直行业

3 月 28 日,一款面向 UI 设计的生成式 AI 产品“即时 AI”开始公开内测申请,迅速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4 小时内便收到了上万份申请。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3 万人参与内测,更多用户在等待资格的发放。

根据国内权威用户体验平台「UI 中国」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三款产品具备 “AI 生成可编辑 UI” 的功能,分别是“即时 AI”、Galileo AI 以及 Uizard,其中,后两者仍处于小范围内测阶段。而“即时 AI”是全球首款广泛实现“AI 生成可编辑 UI 设计稿”的产品。

“即时 AI”基于在线协作设计平台,利用大语言模型,使用户能够在网页端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快速生成可编辑的 UI 设计稿。

只需简单的一句话描述,AI 就能自动生成一个基本的 UI 界面样板。如果用户提供详细的界面需求,类似于 AI 绘图时的描述,则 AI 能按需完成任务。

作为实用的生产力工具,“即时 AI”具备组件识别能力,不仅能识别单一图层,还可以识别页面上的大多数组件,例如按钮、标题栏、底栏等。通过组件级别的识别能力,设计师可以利用该工具生成符合不同设计规范的稿件。

AI 所生成的设计稿包括矢量图层和图标,并自动整理层级结构,支持手动的二次编辑。

现在,设计师仅需输入文字指示,便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符合需求且可编辑、图层结构清晰的 UI 设计稿。在常规的 UI 设计流程中,一个页面平均需要设计师约 30 分钟的时间,而使用“即时 AI”生成页面仅需写提示词(prompt)所花费的时间,加上等待大模型反应的 1 分钟,且随着版本更新,生成时间将进一步缩短。AI 技术的引入不仅能为设计师赢得更多时间去整理思路,还能促使其探索不同的设计可能性。

当然,这套工具尚未智能到取代设计师的程度,生成的设计依然需要经过人类的修改才能实际使用,且其生成的范围有限。许多使用者认为,生成的设计水平介于产品经理的高保真原型图与初级设计师水平之间。如果用户减少限制性描述,让 AI 自由发挥,目前的工具则可作为一个不错的头脑风暴工具。

设计师们表示,随着 AI 生成式工具的出现,UI 设计领域的工作形式将发生显著变化。首先,在接到需求后,设计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客户提供多种设计方案供其选择,并快速反馈调整进一步需求。此外,面对较为简单且以前已出现过的需求,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任务。

该工具在本周进行了更新,增设了每次输出图稿的数量。由于申请内测人数过多,又追加了两万个测试名额。

### AI 应用落地,比想象中更快

在 UI 设计这个垂直领域内,Figma 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工具。去年 9 月,Adobe 以 200 亿美元将其收购,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为了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Adobe 提出了一个不可抗拒的收购价。

有趣的是,Figma 的愿景是“消除想象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如今这一愿景在一定程度上已由 AI 技术实现。

自 2020 年 9 月「即时设计」正式上线以来,其用户规模已突破 230 万。目前,这家初创公司仍在探索更多生产力工具的可能性。“即时 AI”的推出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参考主流 AIGC 工具的进化速度,我们或许不久之后便能看到“即时 AI”生成接近高级设计师的 UI 页面,或直接生成多套 UI 设计稿,甚至输出可用的最终设计方案,最终形成功能完整的设计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基于大模型的 AI 还无法直接解决所有设计问题,但设计师们可以借助 AI 显著节省时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意。

从这个角度考虑,构建一套 AI 辅助工具,让设计师通过自然语言文本的提示或少量设计进行引导,快速生成设计,再进行优化,或许将是未来的工作方式。

总之,了解需求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掌握执行方法。

未来,每家公司许多工作流程都有可能被 AI 自动化,包括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美化、前端和后端,大部分环节都可能被 AI 简化。

面对这样的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 见解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深入生产力的各个层面,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深刻的变革。工具的智能化赋予了人类更多的创造性自由,特别是在创意和设计领域,AI 并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作为一名得力助手,提升工作效率和灵活性。在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中,设计师不仅需要对需求有清晰的理解,更需要灵活运用工具,将创意快速转化为现实。这种转变意味着,对未来工作的准备力度将更加重要,提前介入和尝试新工具的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