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将推出AI搜索功能!股民:销户!

 

当地时间7月25日,OpenAI在官方网站上宣布,正在测试一种名为SearchGPT的新型人工智能(AI)搜索功能原型。这些功能旨在将OpenAI的AI模型优势与来自互联网的信息结合,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答案以及清晰且相关的来源信息。

这项新功能与AI模型的训练无关,引用的信息源包括新闻集团和《大西洋月刊》等合作方的内容。OpenAI的发言人Kayla Wood告诉媒体,SearchGPT服务由GPT-4系列模型提供支持,首次发布时计划仅向1万人提供测试名额。

OpenAI宣布测试搜索功能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不少反响。有网友配上一名男子流汗的动图,戏谑谷歌因此而感到压力,这条评论获得了超过2万个赞,成为热门话题。

**AI搜索与传统搜索的区别**

在国内,大家熟悉的搜索引擎无疑是百度。同时,考虑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封闭性,许多人现在可能更多使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甚至小红书进行信息检索。尽管如此,百度依旧是公共搜索领域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选择,毕竟在抖音和微信等平台上搜索往往无法获取其他平台或网站的信息。

如果不考虑网页抓取和处理过程,仅从用户端来看,现有主流搜索技术的实现路径基本上还是依赖关键词匹配。笔者还记得,上学时老师演示过如何更精准地使用百度进行信息搜索,需依靠一些限定符号,如?!*等,尽量避免输入完整句子,而应使用关键词。

时至今日,搜索工具依然如此。如果搜索时表述不明确,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偏离主题。

当AI被引入搜索领域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前端,用户不再受制于关键词的限制,可以直接提出问题,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在后台,搜索引擎在匹配内容时,也不仅仅是单纯匹配关键词,而是基于对网页内容的分析进行匹配。

例如,近期网络上热议的主题是“董宇辉单飞”。输入这五个字后,百度搜索和秘塔搜索所呈现的效果就截然不同。百度搜索返回的内容,靠前的标题一定包含“董宇辉单飞”,用户无法知晓每条资讯的内容质量,若想了解相关内容,就需逐一点击。而秘塔搜索则已经将28个网页链接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提炼整理,连缀成整段文字,并列出了大纲框架。

这种对比并不是为了强调二者的优劣,AI搜索尚未成熟。不过,从目前的AI搜索应用中,已能窥见未来AI搜索发展的趋势。归根结底,AI搜索的目标是成为高效可靠的信息秘书。

**谷歌与百度的应对之道**

面对AI搜索的迅猛发展,谷歌和百度等传统搜索厂商也在努力转型。今年5月份,谷歌发布了“AI概览”(AI Overviews)功能,将AI融入其全球搜索引擎中。当用户进行搜索时,AI概览会率先弹出,提供AI整理的摘要。然而,在实际使用中,AI概览常常给出一系列不准确和错误的答案,反响并不佳。

百度也不甘落后,早在去年就推出了“AI智能问答”功能。整体效果却并不理想,能整理出的网页数量相对有限,而参考答案的质量也一般。笔者检索“百度AI智能问答怎么用”,结果中显示的三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打开百度AI智能问答APP或小程序”,但是在微信和手机应用商店并未发现相关软件。此外,只要在百度搜索中提问,该功能就会自动弹出。

追溯这些信息源,笔者发现内容源自另一个网站某条帖子,显然是AI生成的。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在全网热传的一篇文章《AI,正在疯狂污染中文互联网》。这种现象在AI搜索中尤为明显,AI不加筛选地收录了许多低质量内容,从而生成低质甚至错误的答案。

目前来看,AI搜索尚无法规避这一问题,因此谷歌和百度在启动AI搜索服务时显得有些仓促。相较之下,OpenAI表现得更为谨慎。它明确表示,SearchGPT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专业媒体,这意味着其呈现的内容不会是全网搜索的结果,从而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底线。

**AI搜索的变现难题**

AI搜索之所以受到关注,正是因为能够直接提供“答案”。然而,AI搜索的商业化困局也随之而来。许多用户对AI搜索的使用动力并非来源于它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而是因为当前的AI搜索没有广告。

广告的泛滥早已导致搜索引擎内容质量的严重下降。以百度为例,即使搜索内容明确,也常常弹出无关的广告。而AI搜索则通过一步到位的方式,帮助用户过滤掉大量不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了检索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也正是谷歌、百度等传统搜索厂商“犹豫不决”的原因。AI搜索虽然便利用户,却也抛弃了传统搜索的收入支柱——广告。因此,当前的发展AI搜索无疑是一个无休止的资金消耗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的另一项声明也颇具含义。他们表示,除了SearchGPT原型外,还将推出一种供发行商管理在SearchGPT中显示方式的方法,为发行商提供更多选择。这表明OpenAI在测试AI搜索功能的同时,也在探索其变现方式。尽管现在OpenAI的商业模式以用户付费为主,但如果AI搜索赢得用户认可,未来参照SEO推广,植入内容的模式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投资者反应与市场现状**

在当前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投资者显然对科技新闻表现出高度敏感。在《每日经济新闻》的评论区中,有人痛批有关OpenAI测试AI搜索功能的报道“吹嘘人工智能”。或许该投资者在“人工智能”概念板块的投资回报并不理想。

不过,这也反映出当前热捧的人工智能实则“概念热,应用冷”。最近,Kimi和豆包应属于国内大模型的顶尖,但距离“杀手级应用”仍有不少距离,并未显著拉开与国内同行之间的差距。

总体来看,人工智能在热潮过后,除了OpenAI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似乎也只是给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硬件厂商带来了利好。当然,还有大量“玩转AI”的付费课程也算是割了一波韭菜。

这样的观点并非否定人工智能,而是基于科技发展与市场投资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的确经历过多次潮起潮落。2016年3月,谷歌研发的AlphaGo击败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时,市场曾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推出了大量创业公司。

有分析师预测,如果明年ChatGPT 5未能顺利发布,或实测效果不及预期,那么如何支撑起一个10万亿美元的市场想象将成为一大挑战。

**结语**

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波动并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尽管AI搜索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但已收获了大量支持者。根据AI产品榜的数据,今年6月,秘塔搜索的访问量超过千万。随着AI时代的到来,将会涌现出更多新的参与者,互联网巨头们固有的市场将可能被重新撬动。

标签



热门标签